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退伍军人返乡办电商平台 巧把山里货往城里销

    信息发布者:长颈鹿
    2017-02-17 19:14:04   转载

    李德豪,涪陵区同乐乡人,19岁入伍并在部队参加自考获得本科学历,24岁退伍后自主择业成为涪陵城一汽车公司销售经理。29岁时,他不顾家人反对,放弃每月6000多元的薪水,回到同乐乡实胜村,联合同乐乡12名本土人才成立微企,做起电商平台,通过网络将乡亲家中富余土特产销往城里。

     

        返乡办电商平台

        有车有房,工作顺利,家庭和睦,娇妻幼子伴身,这是李德豪未返乡时的生活。

        2015年12月返乡后,李德豪夫妻两地分居,他为了工作忙得不可开交,但工资仅够还房贷;妻子不得不抛下幼子外出工作,年迈的父母也成为他的“实验”对象。

        为什么爸妈是李德豪的实验对象呢?原来,即便今年30岁的李德豪早已结婚生子,但在当地老一辈村民眼中,他还是个娃,放弃大好前程回到村里当本土人才多半是“脑子一时进水了”;还要在村里建电商平台,通过网络帮大伙卖农产品更是不可能的事。面对村民的不信任,李德豪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,让父母将种的西瓜、养的土鸡、采的竹笋等交给他在网上售卖。慢慢地,村民看到李德豪真的通过网络将“无多大价值”的农产品卖出去了,才收起看笑话的心思,放心将家中富余农产品交给李德豪放在网上售卖。

        为让村民安心生产,李德豪每次都会以高出市场10%的价格收购村民家中的农产品,慢慢地货源稳定了。

        2016年5月30日,他联合同乐乡12名本土人才成立微企,在全乡每个村建立服务站,村民的农产品通过服务站转入他的电商平台售卖。

        将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

        干豇豆、干竹笋、土鸡、大米、红苕粉……走进李德豪位于同乐乡场镇的实体店,随处可见当地农产品。

        “我是带着梦想回来的!”李德豪说,他做出返乡成为一名本土人才的决定背后有着他多年的一个梦想——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与外面的世界接轨,将乡亲们生产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。

        “现在我们每月都有40多个订单,截至目前共卖出竹笋3000多斤、鸡蛋3500余枚,红苕粉500多斤……”李德豪抱着账本向记者展示“战果”。不过他也坦承,如何进一步扩大市场、如何保证农产品品质,是他和团队下一步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
        “我不后悔昨日的选择,也不害怕明天的风雨。”李德豪相信有了目标就去追求,不让老百姓吃亏,让老百姓增收就是他返乡的意义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