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袁家明(右)和亲友接力将青菜头装运上车
农民工,这个长期居住在农村,却前往城市讨生活的群体,靠着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身家庭状况,也改变了城市面貌。同时,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继续致富奔小康,涪陵区珍溪镇莲花村的袁家明就是其中一员。
收砍青菜头
这个冬天他有点“热”
2月10日的珍溪镇莲花村天灰蒙蒙的,似是大雨将来的前奏,很多住户都在家中烤火取暖,可是村里知青点(小地名)附近的一块菜地里,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。“抓紧上车,先拖一车去过称了来,下雨了有些路就不好走了。”袁家明拭去脸颊的汗水,招呼地里的众人放下手中的活,把已砍出来的青菜头装运上车。
袁家明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。去年7月,他把周围邻居不种的地都拿了过来,种了11亩地的青菜头,大约可收砍3.5万公斤。这是袁家明第一次种这么多地,最近个把月,他总是很紧张,生怕因为自己考虑不周全,影响青菜头的收砍和运输效率。
正月初四,很多人还在享受春节的快乐时光时,袁家明已下地砍青菜头。十天来,在亲友的帮助下,青菜头收砍得非常顺利,已经砍了2.5万公斤,预计再有一周时间,全部青菜头就可收砍完毕。
“这段时间,我总是很‘热’,不仅干活时身体热,内心更热。”袁家明说,这是他返乡创业的第一年,种青菜头也是他创业的第一个项目。
重新当农民
靠的不仅是勇气
十多年前,莲花村掀起了一股外出打工热,很多村民放下农具,外出打工。2008年,看着有些村民到东北打工挣了钱,时年33岁的袁家明决定也去东北打工。在东北8打工八年,袁家明从基层小工做起,一步一个脚印,成为了一名在制模方面小有技术的建筑工人。
但是,最近两年,东北乃至全国房地产业都不太景气,建筑工人的需求量急剧萎缩。袁家明内心无比焦急,他认识到自己必须规划未来的生活了。
经过深思熟虑的袁家明终于做出了决定——返乡创业。他的设想是,农村荒地多,先把自家周围的荒地拿过来种植青菜头、玉米等农作物,同时养殖牲畜,走种养结合的路子。一旦挖到了第一桶金,就可以扩大规模。
说干就干。袁家明立即购买了返乡的车票,到家后先是和邻居们协商用地事宜,再买了微耕机等一系列农具,还整修了猪圈,准备大干一场。
“差不多有十年没在地里干活了,所以决定回来真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。但是,光靠一腔热血往往是不够的,还必须要有详细的计划。”袁家明说,他此次回乡创业,就是看中了当前农村的发展情景,现在农村荒地多,适合规模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,收入比打工强。
袁家明的创业计划执行得非常好,仅仅种青菜头这一项,除去买化肥和种子等必要开支,纯利润将达3万元左右。青菜头收砍完后,袁家明将着手扩大种植和养殖的规模,,朝着年收入20万元的目标迈进。